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芯片制造环节
做⼀款芯片最基本的环节是设计->流片->封装->测试,芯片成本构成⼀般为人力成本20%,流片40%,封装35%,测试5%(对于先进工艺,流片成本可能超过60%)。
测试其实是芯片各个环节中最“便宜”的一步,在这个每家公司都喊着“Cost Down”的激烈市场中,人力成本逐年攀升,晶圆厂和封装厂都在乙方市场中“叱咤风云”,唯独只有测试显得不那么难啃,Cost Down的算盘落到了测试的头上。
但仔细算算,测试省50%,总成本也只省2.5%,流片或封装省15%,测试就相当于免费了。但测试是产品质量最后⼀关,若没有良好的测试,产品PPM【百万失效率】过高,退回或者赔偿都远远不是5%的成本能代表的。
芯片需要做哪些测试呢?
主要分三⼤类:芯片功能测试、性能测试、可靠性测试,芯⽚产品要上市三大测试缺⼀不可。
功能测试看芯片对不对?
性能测试看芯片好不好?
可靠性测试看芯片牢不牢?
是测试芯片的参数、指标、功能,用人话说就是看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宝贝是骡⼦是马拉出来遛遛。
由于芯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,有无数可能的引⼊缺陷的步骤,即使是同⼀批晶圆和封装成品,芯片也各有好坏,所以需要进行筛选,人话说就是鸡蛋⾥挑石头,把“石头”芯片丢掉。
芯片通过了功能与性能测试,得到了好的芯片,但是芯片会不会被冬天⾥最讨厌的静电弄坏,在雷雨天、三伏天、风雪天能否正常⼯作,以及芯片能用⼀个月、一年还是十年等等,这些都要通过可靠性测试进行评估。
那要实现这些测试,我们有哪些⼿段呢?
测试方法:板级测试、晶圆CP测试、封装后成品FT测试、系统级SLT测试、可靠性测试,多策并举。
主要应用于功能测试,使用PCB板+芯片搭建⼀个“模拟”的芯片⼯作环境,把芯片的接⼝都引出,检测芯⽚的功能,或者在各种严苛环境下看芯片能否正常⼯作。
需要应用的设备主要是:仪器仪表,需要制作的主要是EVB评估板。
常应用于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中,了解芯片功能是否正常,以及筛掉芯片晶圆中的故障芯片。CP【Chip Probing】顾名思义就是用探针【Probe】来扎Wafer上的芯片,把各类信号输⼊进芯片,把芯⽚输出响应抓取并进行比较和计算,也有⼀些特殊的场景会用来配置调整芯⽚【Trim】。
需要应用的设备主要是:自动测试设备【ATE】+探针台【Prober】+仪器仪表,需要制作的硬件是探针卡【Probe Card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