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机器视觉领域挖金

发布日期:2023-06-02 14:29:26   浏览量 :2481
发布日期:2023-06-02 14:29:26  
2481


机器视觉系统的成功取决于所用的关键组件。


机器视觉行业产业链中,上游硬件部分包括光源、镜头、工业相机、图像处理器、图像采集卡;软件包括图像处理软件和底层算法。


中游为设备制造商与系统集成商。


下游应用广泛,包括半导体、汽车、包装、医药、工业机器人等行业。


在机器视觉产品中,上游软硬件共占总成本的80%,分别占比为45%、35%, 组装集成和维护分别占总成本的15%、5%。因此,产业链上游是整个行业附加值最高的环节。


光源照明是影响机器视觉系统输入的重要因素之一,它直接影响输入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效果。机器视觉光源主要采用LED照明为主,主要是形状自由度高,使用寿命长、 响应速度快、单色性好、颜色多样、综合性价比高等特点在行业内广泛应用。


2020年,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为8627亿元,同比增长14.30%,2017-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10.71%。从LED照明行业来看,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为第一梯队,分别有飞利浦、欧普照明、雷士照明、佛山照明、阳光照明等国内外企业;第二梯队为5-20亿元年销售收入,包括雪莱特、勤上光电等企业。


镜头的主要作用是将目标成像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,是机器视觉图像采集的重要成像部件。


海外品牌经过多年在镜头领域布局、业务累积和技术升级,徕卡、施耐德、尼康、富士等领头企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领先优势。国内企业起步晚,2008 年之前国内光学镜头市场被德、日系品牌垄断。


随着产业的崛起,中国工业镜头行业的国内企业迅速发展,主要以低端市场为主,以高性价比与海外品牌竞争。高端市场方面,国内仍依赖进口高端产品,主要以日本、德国等老牌制造商的产品为主。


工业相机是机器视觉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,而图像传感器是相机的核心,按芯片类型可分为CCD(电荷耦合器件)和CMOS(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)图像传感器。


目前,全球工业相机行业以欧美品牌为主,2018 年北美品牌占全球工业相机市场的 62%,欧洲品牌占15%。


中国在CMOS领域占据明显优势,到2014年,格科微已经成长为国内第一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,并将这一荣誉保持至今。2014年,格科微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量超过9.4亿颗,显示驱动芯片的出货量超过1亿颗,全年销售总额突破3.5亿美元。


按出货量口径统计,2020年,格科微实现了20.4亿颗CMOS图像传感器出货,占据了全球29.7%的市场份额,位居行业第一,把三星、索尼等老牌知名厂商甩在身后。


2020 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 246 台/ 万人,较 2019 年增加 59 台/万人,从全球第 15 名提升至第 9 名。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已高于全球水平,但仍低于发达水平国家,其中韩国、新加坡、日本长期霸占全球各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榜首,分别为 932 台/万人、605 台/万人、390 台/万人;德国和美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分别为 371 台/万人、255 台/万人。


对比发达国家,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,将拉动自动化生产设备需求,细分领域机器视觉需求也将增加。此外,产业链上游零部件成本占总成本的 80%,主要以低端市场为主,仍未能打破海外企业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局面,这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掘金方向。

行业
机器
工业
图像
电话:
+86 571-88997956 18857195128
地址:
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园区中路6号1号楼

专业封测机,半导体组装机,半导体测试机,无线模块测试机,分选机厂家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